全國咨詢熱線
一夜之間
羊了個羊風靡全國
每一個都想證明自己是可以過第二關的人
反反復復加入羊群
一會廣東羊隊第一名
一會山東羊隊第一名
一會上海羊隊第一名
幾天過后在網友哀嚎中又聽見羊了個羊作者全款買了幾套房的傳言
讓網友們又驚嘆
“被放羊”了
既然心那么涼涼
放過那只“羊了又羊”
來看看中國的“羊”文物
洗洗眼
暖暖心吧!
羊是最早被人類馴化的家畜之一,也是人們主要的衣食來源之一。人類在物質需求達到一定程度的前提下,進一步產生了尋求美感的精神需求。中華民族先民們的某些審美與“羊”字息息相關,如:羊口為“善”,羊大為“美”等,人們有許多美好的情感,如“美”、“善”、“祥”、“洋(多)”、“羨慕”、“羴行(即德行)”、“喜洋洋”等字詞都來源于“羊”字。在日常生活中,“養(生育)”、“羹”、“羞(美食)”、“羢”、“蓋”等動詞或名詞都與“羊”字密不可分。一個“羊”字蘊含了遠祖們多少物質與精神方面的美好愿望! 人們將美好的希望熔鑄在藝術品里的創作活動幾乎與人類文明的歷史同步發展,而這些充滿了美感的藝術精品在故宮博物院的近百萬件文物藏品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次“話吉羊”專題,我們選取以羊為題材的文物,根據不同的材質和用途分為玉器、陶瓷、雕刻、西洋鐘表、繪畫與織繡、其它器物等6個藝術種類,從中可以使觀者得到不同的審美感受:羊形玉器玲瓏剔透,瑩潤可愛;裝飾在各種器物上的羊頭等飾件各呈靈動與飛揚之態;羊的溫馴與瓷釉的柔潤質感被巧妙地統一在陶瓷器上;歷代羊形雕刻中,從漢代深沉雄大的藝術精神直到清代嬌小玲瓏的審美情趣一一得以展示;繪畫的筆墨由宋代工致的寫實之風漸漸發展到明代的兼工帶寫和清代的寫意,其中深藏著豐富的畫外之意;古代的繡工們以絲線織繡的羊群,其質感更勝一籌;具有巴洛克風格的西洋鐘表上的羊形雕刻則另有一番情趣。 羊為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之一。在乙未羊年來臨之際,我們精選出這些以羊為題材的文物,在朋友們欣賞其美韻的同時,共同迎來祖國的又一個開泰之年。玉器玉羊首提梁壺,清【玉羊首提梁壺】壺白玉質,玉白如脂。壺體為圓形,通體及蓋、紐均雕作瓜棱狀,腹部一側凸雕羊首為流,肩部設3個系紐,上接3柄如意形銅胎掐絲琺瑯質地的提梁。壺底中部陰刻隸書“嘉慶御用”四字款。玉壺是清代宮廷重要的生活用品之一,樣式極多,除羊首壺外,尚有鳳首壺、龍首壺等,還有與玉杯、盤成套者。此壺以瓜棱形作器身,以羊首作流,結合了動物和植物的題材,又將玉器的素凈與琺瑯的斑斕集于一器,造型新穎別致,從質地到作工均屬上乘,為清嘉慶時期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青玉三羊蕉葉雙孔筆插,清【青玉三羊蕉葉雙孔筆插】筆插青玉質,玉質瑩潤,略有墨斑。整器雕作自然景觀,鏤雕的石山上有孔狀洞,洞中生長著靈芝小草。石上臥伏3羊,一大二小,其間隙可架筆。石旁有兩棵芭蕉樹,樹中空,可插筆。筆插配以紫檀木座,木座上鏤雕竹、菊、蘭、桃實、靈芝等紋飾。此筆插既是文房用具,又是一件精美的文房陳設品。青玉三陽開泰,清【青玉三陽開泰】整器圓雕3只羊,青玉質地,玉色青白。羊一大二小,大羊側臥于地,左前肢支踏于地上,其余三肢曲起收于腹下,抬首轉向左側,口銜竹葉。大羊左側以竹葉鋪地,其上臥伏兩只小羊,一小羊居前,側頭轉向大羊,右前肢踏地,似欲從大羊口中取食,另一小羊緊伏于大羊身后。三羊皆有角,角上有節。以三羊為飾,寓意“三陽開泰”。黃玉三羊尊,清陶瓷黃地開光粉彩三陽開泰紋碗,清青花三羊紋碗,明嘉靖各色釉彩大瓶,清乾隆【各色釉彩大瓶】瓶洗口,長頸,長圓腹,圈足外撇。頸兩側各置一螭耳。器身自上而下裝飾的釉、彩達15層之多。所使用的釉上彩裝飾品種有金彩、琺瑯彩、粉彩等;釉下彩裝飾品種有青花;還有釉上彩與釉下彩相結合的斗彩。所使用的釉有仿哥釉、松石綠釉、窯變釉、粉青釉、霽藍釉、仿汝釉、仿官釉、醬釉等。主題紋飾在瓶的腹部,為霽藍釉描金開光粉彩吉祥圖案,共12個開光,其中6幅為寫實圖畫,分別為“三陽開泰”、“吉慶有余”、“丹鳳朝陽”、“太平有象”、“仙山瓊閣”、“博古九鼎”。另6幅為錦地“卍”字、蝙蝠、如意、蟠螭、靈芝、花卉,分別寓意“萬”、“?!?、“如意”、“辟邪”、“長壽”、“富貴”。瓶內及圈足內施松石綠釉,外底中心署青花篆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雕刻紫檀百寶嵌牧羊圖長方盒,清【紫檀百寶嵌牧羊圖長方盒】盒紫檀木制,長方形,平底微內凹,足周有淺凹槽。盒與蓋相接的口沿邊各嵌金絲回紋一周。蓋面微隆起,上鑲嵌胡人牧羊圖。白、黃、黑三羊在右,左邊的牧人為胡人形象,頭裹巾帽,腰系護胸和皮帶,足蹬高筒靴,坐在山石之上。天空中三朵祥云伴一輪紅日。此圖以螺鈿為主要鑲嵌材料,祥云、黃羊、白羊及胡人的衣著均以螺鈿鑲嵌,紅日、黑羊和山石分別以瑪瑙、黑漆和孔雀石嵌成,人物服裝的局部由彩石嵌飾。骨雕羊竹根雕三羊,清竹根雕三羊鎮紙,清【竹根雕三羊鎮紙】此竹根雕鎮紙以一大二小三只山羊組合而成,寓意“三陽開泰”。母羊向一側蜷肢而臥,一只小羊伏于母羊背上俯身下望,后腿努力支撐起身體;另一只靠在母羊身側,似欲順著母羊之腿上爬,與前只小羊相望嬉戲。此件作品雕刻技巧細膩精湛,母羊的雙眼用犀角點嵌,將其垂視愛子的款款深情表現得惟妙惟肖,小羊玩耍的姿態頗具動感。雕刻手法寫實,山羊帶橫紋的兩角、挺直后豎的雙耳、成綹的胡須以及勁健的四蹄均極為生動傳神。西洋鐘表銅鍍金少年牽羊鐘,18世紀【銅鍍金少年牽羊鐘】鐘底座為長方“”字形,配8足。正面中央是三針時鐘,瓷盤正面寫有英文“ROB T·WARD LONDON”字樣。鐘盤兩側各有一小指示盤,左盤上的數字1-8表示這件鐘表所配置的8首曲子;右盤上的“SILENT”表示止樂,“STRIKE”表示起奏。此鐘可活動的部分全在底座兩側顯示。左景窗內是一輛跑動的馬車和轉動的小花,右景窗內展現斗雞場景。底座正面飾以稻穗,委角處飾以叉、鐮、鏟等農具及酒桶等,以示豐收。樂箱上站立著鍍金少年,雙目平視前方,身著多扣上衣,兩手牽一頭碩大的山羊,繩索滿嵌紅、藍、綠各色料石。銅鍍金山羊馱樂表,1766年【銅鍍金山羊馱樂表】鐘分3層:下層為4只龜背負著銅鍍金底座,底座四面浮雕西洋傳統裝飾題材--狩獵圖,獵狗追逐著驚慌的麋鹿,獵人手持棍棒守候在旁。中層為羊馱樂箱,一只健壯的山羊立于底座之上,羊身的褡褳上裝飾著由綠、白、黃、藍料石組成的花朵。羊背正中半跪一托花盆的力士,又壘石為架,架上立四象,馱起樂箱,樂箱正中雕頭長羊角的森林之神,箱四角為身生雙翼的小愛神。銅鍍金牧羊風景羊馱鐘,18世紀【銅鍍金牧羊風景羊馱鐘】此鐘以牧羊場景為造型。牧童吹著喇叭立于母羊之后,身旁草地上兩只羔羊偎在母羊身旁嬉戲,母羊背馱方形鐘箱站在大樹下,茂密的樹枝上棲息鷓鴣一只。鐘箱以銅鍍金樹葉紋作邊框,箱面裝紅色玻璃,箱正面嵌二針鐘,白瓷鐘盤上有“Williamson London”字樣,其余各面均裝飾彩繪人物花鳥琺瑯片。銅鍍金四羊馱表,1770年【銅鍍金四羊馱表】鐘體銅鍍金質,4只山羊馱樂箱立于銅鍍金底座上,四羊神態一致。樂箱四面內設舞臺場景,其中為歡聚的紳士和淑女。機械裝置在箱內布景后。箱頂上飾圍欄一周,四角立水晶玻璃柱,正中為一方形化妝盒,盒壁正面鑲嵌琺瑯畫,繪一位女海神立于貝殼上駕馭海獸。盒蓋正面有4枚圓形瑪瑙裝飾,中間設一粉色料石裝飾的按鈕。盒內有玻璃香水瓶、銅鍍金剪刀、鑷子等化妝用品?;瘖y盒蓋頂上兩個雙翼天使捧二針瓶式表,表上掛金屬花環鏈。當鐘內機械開動時,音樂響起,樂箱布景內的男女人群起舞。此表既可用作化妝盒,又是報時鐘表。繪畫與織繡三羊圖頁,宋【三羊圖頁】圖中柳蔭下山羊在坡草間徘徊覓食。除羊角和四蹄輪廓稍用淡墨細線勾勒外,其余部分均以“沒骨法”為之,尤其是右側兩只白羊,長毛紛披,細柔蓬松,富于質感。樹干用干筆皴擦,筆致沉厚。白緞地廣繡三陽開泰掛屏心,清光緒【白緞地廣繡三陽開泰掛屏心】此掛屏心是在白色緞地上施五彩繡。畫面中一輪紅日高掛,草木蔥郁,山石玲瓏,3只羊嬉戲于湖邊草地上,9只瑞鳥飛鳴棲息于花間樹梢,展現出一派春光明媚、萬物滋生的美好景象。作品采用了灑插針、辮子股針、扭針、刻鱗針、打籽針和風車針等針法,針工細密,有較強的立體感。三只羊形態各異,刻畫逼真,羊身上用辮子股針繡成一圈圈凸起的圈線,頗具毛絨感。畫面施以淺駝、駝、古銅、沉香、灰、駝黃、黃、綠、藍、石青和大紅等色,色彩艷而不俗,富于裝飾性,充分體現了廣繡獨特的風格。此掛屏心的主題以“羊”與“陽”的諧音寓意“三陽開泰”,作為新年伊始的祝福。此為廣繡的杰作。緙絲加繡九陽消寒圖,清乾隆【緙絲加繡九陽消寒圖】此圖以緙絲加刺繡制成。其背景為緙絲,而主要人物、動物及樹木等則是在緙絲上加繡。天空為寶藍色,上有五彩瑞云。山坡草地之上,蒼松綠樹之間,3名男童與9只小羊正在嬉戲。9只小羊寓意“九陽消寒”,而3名童子屬陽,取“三陽開泰”之意。圖中運用了平戧、勾邊線、搭梭等緙絲技法和戧針、釘線、施針、斜纏針、打籽針、擻和針等刺繡針法,色彩豐富艷麗,特別是藍與紅、白等色的對比,使得主題突出,物象分明。其他器物三羊尊,商后期【三羊尊】尊為大口廣肩型,厚唇外折,細頸上有三道凸弦紋。肩部等距離地裝飾三只高浮雕形式的卷角羊頭,間以回形紋為地的目形紋飾。腹部較肥碩,紋飾更為華麗,在回紋地上有三組獸面紋,用夸張的手法突出了獸面上最能傳神的眼睛,增加了肅穆莊重的氣氛。圈足較高,上邊有兩條凸弦紋,中間有三個等距離的較大圓形孔,這是商代銅器的典型特征之一,圈足的下部在回紋地上飾有六組獸面紋。全器圖案布局錯綜復雜,繁而不亂,是目前我國發現的同類器物中之最大者。 掐絲琺瑯雙羊尊,清【掐絲琺瑯雙羊尊】此尊造型為雙羊聯體,一身之上設方向相背的兩羊首,背馱一方形尊,雙羊的前腿構成器物的四足,耳和角為銅鍍金質。羊身飾條帶形錦紋,肩飾火焰紋,方形尊上飾獸面紋。該器掐絲均勻工致,鍍金厚實光亮,造型與裝飾花紋新穎別致,獨具特色,在掐絲琺瑯器中較為罕見。文字參考:故宮博物館文物館藏:故宮博物館
羊是最早被人類馴化的家畜之一,也是人們主要的衣食來源之一。人類在物質需求達到一定程度的前提下,進一步產生了尋求美感的精神需求。中華民族先民們的某些審美與“羊”字息息相關,如:羊口為“善”,羊大為“美”等,人們有許多美好的情感,如“美”、“善”、“祥”、“洋(多)”、“羨慕”、“羴行(即德行)”、“喜洋洋”等字詞都來源于“羊”字。在日常生活中,“養(生育)”、“羹”、“羞(美食)”、“羢”、“蓋”等動詞或名詞都與“羊”字密不可分。一個“羊”字蘊含了遠祖們多少物質與精神方面的美好愿望!
人們將美好的希望熔鑄在藝術品里的創作活動幾乎與人類文明的歷史同步發展,而這些充滿了美感的藝術精品在故宮博物院的近百萬件文物藏品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次“話吉羊”專題,我們選取以羊為題材的文物,根據不同的材質和用途分為玉器、陶瓷、雕刻、西洋鐘表、繪畫與織繡、其它器物等6個藝術種類,從中可以使觀者得到不同的審美感受:羊形玉器玲瓏剔透,瑩潤可愛;裝飾在各種器物上的羊頭等飾件各呈靈動與飛揚之態;羊的溫馴與瓷釉的柔潤質感被巧妙地統一在陶瓷器上;歷代羊形雕刻中,從漢代深沉雄大的藝術精神直到清代嬌小玲瓏的審美情趣一一得以展示;繪畫的筆墨由宋代工致的寫實之風漸漸發展到明代的兼工帶寫和清代的寫意,其中深藏著豐富的畫外之意;古代的繡工們以絲線織繡的羊群,其質感更勝一籌;具有巴洛克風格的西洋鐘表上的羊形雕刻則另有一番情趣。
羊為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之一。在乙未羊年來臨之際,我們精選出這些以羊為題材的文物,在朋友們欣賞其美韻的同時,共同迎來祖國的又一個開泰之年。
玉羊首提梁壺,清
【玉羊首提梁壺】壺白玉質,玉白如脂。壺體為圓形,通體及蓋、紐均雕作瓜棱狀,腹部一側凸雕羊首為流,肩部設3個系紐,上接3柄如意形銅胎掐絲琺瑯質地的提梁。壺底中部陰刻隸書“嘉慶御用”四字款。
玉壺是清代宮廷重要的生活用品之一,樣式極多,除羊首壺外,尚有鳳首壺、龍首壺等,還有與玉杯、盤成套者。此壺以瓜棱形作器身,以羊首作流,結合了動物和植物的題材,又將玉器的素凈與琺瑯的斑斕集于一器,造型新穎別致,從質地到作工均屬上乘,為清嘉慶時期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青玉三羊蕉葉雙孔筆插,清
【青玉三羊蕉葉雙孔筆插】筆插青玉質,玉質瑩潤,略有墨斑。整器雕作自然景觀,鏤雕的石山上有孔狀洞,洞中生長著靈芝小草。石上臥伏3羊,一大二小,其間隙可架筆。石旁有兩棵芭蕉樹,樹中空,可插筆。筆插配以紫檀木座,木座上鏤雕竹、菊、蘭、桃實、靈芝等紋飾。此筆插既是文房用具,又是一件精美的文房陳設品。
青玉三陽開泰,清
【青玉三陽開泰】整器圓雕3只羊,青玉質地,玉色青白。羊一大二小,大羊側臥于地,左前肢支踏于地上,其余三肢曲起收于腹下,抬首轉向左側,口銜竹葉。大羊左側以竹葉鋪地,其上臥伏兩只小羊,一小羊居前,側頭轉向大羊,右前肢踏地,似欲從大羊口中取食,另一小羊緊伏于大羊身后。三羊皆有角,角上有節。以三羊為飾,寓意“三陽開泰”。
黃玉三羊尊,清
各色釉彩大瓶,清乾隆
【各色釉彩大瓶】瓶洗口,長頸,長圓腹,圈足外撇。頸兩側各置一螭耳。器身自上而下裝飾的釉、彩達15層之多。所使用的釉上彩裝飾品種有金彩、琺瑯彩、粉彩等;釉下彩裝飾品種有青花;還有釉上彩與釉下彩相結合的斗彩。所使用的釉有仿哥釉、松石綠釉、窯變釉、粉青釉、霽藍釉、仿汝釉、仿官釉、醬釉等。主題紋飾在瓶的腹部,為霽藍釉描金開光粉彩吉祥圖案,共12個開光,其中6幅為寫實圖畫,分別為“三陽開泰”、“吉慶有余”、“丹鳳朝陽”、“太平有象”、“仙山瓊閣”、“博古九鼎”。另6幅為錦地“卍”字、蝙蝠、如意、蟠螭、靈芝、花卉,分別寓意“萬”、“?!?、“如意”、“辟邪”、“長壽”、“富貴”。瓶內及圈足內施松石綠釉,外底中心署青花篆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
紫檀百寶嵌牧羊圖長方盒,清
【紫檀百寶嵌牧羊圖長方盒】盒紫檀木制,長方形,平底微內凹,足周有淺凹槽。盒與蓋相接的口沿邊各嵌金絲回紋一周。蓋面微隆起,上鑲嵌胡人牧羊圖。白、黃、黑三羊在右,左邊的牧人為胡人形象,頭裹巾帽,腰系護胸和皮帶,足蹬高筒靴,坐在山石之上。天空中三朵祥云伴一輪紅日。此圖以螺鈿為主要鑲嵌材料,祥云、黃羊、白羊及胡人的衣著均以螺鈿鑲嵌,紅日、黑羊和山石分別以瑪瑙、黑漆和孔雀石嵌成,人物服裝的局部由彩石嵌飾。
骨雕羊
竹根雕三羊,清
竹根雕三羊鎮紙,清
【竹根雕三羊鎮紙】此竹根雕鎮紙以一大二小三只山羊組合而成,寓意“三陽開泰”。母羊向一側蜷肢而臥,一只小羊伏于母羊背上俯身下望,后腿努力支撐起身體;另一只靠在母羊身側,似欲順著母羊之腿上爬,與前只小羊相望嬉戲。
此件作品雕刻技巧細膩精湛,母羊的雙眼用犀角點嵌,將其垂視愛子的款款深情表現得惟妙惟肖,小羊玩耍的姿態頗具動感。雕刻手法寫實,山羊帶橫紋的兩角、挺直后豎的雙耳、成綹的胡須以及勁健的四蹄均極為生動傳神。
銅鍍金少年牽羊鐘,18世紀
【銅鍍金少年牽羊鐘】鐘底座為長方“”字形,配8足。正面中央是三針時鐘,瓷盤正面寫有英文“ROB T·WARD LONDON”字樣。鐘盤兩側各有一小指示盤,左盤上的數字1-8表示這件鐘表所配置的8首曲子;右盤上的“SILENT”表示止樂,“STRIKE”表示起奏。此鐘可活動的部分全在底座兩側顯示。左景窗內是一輛跑動的馬車和轉動的小花,右景窗內展現斗雞場景。底座正面飾以稻穗,委角處飾以叉、鐮、鏟等農具及酒桶等,以示豐收。樂箱上站立著鍍金少年,雙目平視前方,身著多扣上衣,兩手牽一頭碩大的山羊,繩索滿嵌紅、藍、綠各色料石。
銅鍍金山羊馱樂表,1766年
【銅鍍金山羊馱樂表】鐘分3層:下層為4只龜背負著銅鍍金底座,底座四面浮雕西洋傳統裝飾題材--狩獵圖,獵狗追逐著驚慌的麋鹿,獵人手持棍棒守候在旁。中層為羊馱樂箱,一只健壯的山羊立于底座之上,羊身的褡褳上裝飾著由綠、白、黃、藍料石組成的花朵。羊背正中半跪一托花盆的力士,又壘石為架,架上立四象,馱起樂箱,樂箱正中雕頭長羊角的森林之神,箱四角為身生雙翼的小愛神。
銅鍍金牧羊風景羊馱鐘,18世紀
【銅鍍金牧羊風景羊馱鐘】此鐘以牧羊場景為造型。牧童吹著喇叭立于母羊之后,身旁草地上兩只羔羊偎在母羊身旁嬉戲,母羊背馱方形鐘箱站在大樹下,茂密的樹枝上棲息鷓鴣一只。鐘箱以銅鍍金樹葉紋作邊框,箱面裝紅色玻璃,箱正面嵌二針鐘,白瓷鐘盤上有“Williamson London”字樣,其余各面均裝飾彩繪人物花鳥琺瑯片。
銅鍍金四羊馱表,1770年
【銅鍍金四羊馱表】鐘體銅鍍金質,4只山羊馱樂箱立于銅鍍金底座上,四羊神態一致。樂箱四面內設舞臺場景,其中為歡聚的紳士和淑女。機械裝置在箱內布景后。箱頂上飾圍欄一周,四角立水晶玻璃柱,正中為一方形化妝盒,盒壁正面鑲嵌琺瑯畫,繪一位女海神立于貝殼上駕馭海獸。盒蓋正面有4枚圓形瑪瑙裝飾,中間設一粉色料石裝飾的按鈕。盒內有玻璃香水瓶、銅鍍金剪刀、鑷子等化妝用品?;瘖y盒蓋頂上兩個雙翼天使捧二針瓶式表,表上掛金屬花環鏈。當鐘內機械開動時,音樂響起,樂箱布景內的男女人群起舞。此表既可用作化妝盒,又是報時鐘表。
三羊圖頁,宋
【三羊圖頁】圖中柳蔭下山羊在坡草間徘徊覓食。除羊角和四蹄輪廓稍用淡墨細線勾勒外,其余部分均以“沒骨法”為之,尤其是右側兩只白羊,長毛紛披,細柔蓬松,富于質感。樹干用干筆皴擦,筆致沉厚。
白緞地廣繡三陽開泰掛屏心,清光緒
【白緞地廣繡三陽開泰掛屏心】此掛屏心是在白色緞地上施五彩繡。畫面中一輪紅日高掛,草木蔥郁,山石玲瓏,3只羊嬉戲于湖邊草地上,9只瑞鳥飛鳴棲息于花間樹梢,展現出一派春光明媚、萬物滋生的美好景象。作品采用了灑插針、辮子股針、扭針、刻鱗針、打籽針和風車針等針法,針工細密,有較強的立體感。三只羊形態各異,刻畫逼真,羊身上用辮子股針繡成一圈圈凸起的圈線,頗具毛絨感。畫面施以淺駝、駝、古銅、沉香、灰、駝黃、黃、綠、藍、石青和大紅等色,色彩艷而不俗,富于裝飾性,充分體現了廣繡獨特的風格。
此掛屏心的主題以“羊”與“陽”的諧音寓意“三陽開泰”,作為新年伊始的祝福。此為廣繡的杰作。
緙絲加繡九陽消寒圖,清乾隆
【緙絲加繡九陽消寒圖】此圖以緙絲加刺繡制成。其背景為緙絲,而主要人物、動物及樹木等則是在緙絲上加繡。天空為寶藍色,上有五彩瑞云。山坡草地之上,蒼松綠樹之間,3名男童與9只小羊正在嬉戲。9只小羊寓意“九陽消寒”,而3名童子屬陽,取“三陽開泰”之意。圖中運用了平戧、勾邊線、搭梭等緙絲技法和戧針、釘線、施針、斜纏針、打籽針、擻和針等刺繡針法,色彩豐富艷麗,特別是藍與紅、白等色的對比,使得主題突出,物象分明。
三羊尊,商后期
【三羊尊】尊為大口廣肩型,厚唇外折,細頸上有三道凸弦紋。肩部等距離地裝飾三只高浮雕形式的卷角羊頭,間以回形紋為地的目形紋飾。腹部較肥碩,紋飾更為華麗,在回紋地上有三組獸面紋,用夸張的手法突出了獸面上最能傳神的眼睛,增加了肅穆莊重的氣氛。圈足較高,上邊有兩條凸弦紋,中間有三個等距離的較大圓形孔,這是商代銅器的典型特征之一,圈足的下部在回紋地上飾有六組獸面紋。全器圖案布局錯綜復雜,繁而不亂,是目前我國發現的同類器物中之最大者。
掐絲琺瑯雙羊尊,清
【掐絲琺瑯雙羊尊】此尊造型為雙羊聯體,一身之上設方向相背的兩羊首,背馱一方形尊,雙羊的前腿構成器物的四足,耳和角為銅鍍金質。羊身飾條帶形錦紋,肩飾火焰紋,方形尊上飾獸面紋。
該器掐絲均勻工致,鍍金厚實光亮,造型與裝飾花紋新穎別致,獨具特色,在掐絲琺瑯器中較為罕見。
文字參考:故宮博物館
文物館藏:故宮博物館
Copyright ? 2012-2025 北京華源彤達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ICP備10215616號-6 技術支持:網站托管基地